生而为人

你且修身,你且渡人,你且如水
居恶渊而为善,无尤也

0%

札记

2020年12月

2020年12月28日

曾经逃不出的地狱,如今回不去的天堂。


2020年12月15日

你要有知识,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。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,你就得变革梨子,亲口吃一吃。

——毛泽东

毛主席“亲口尝尝梨子的滋味”啥启示?

2020年10月

2020年10月28日

不考其源流,莫能通古今之变;不明其得失,无以被获入入之途。

——清·皮锡瑞


2020年10月13日

言亦不可尽,情亦不可及。


2020年10月4日

亦师亦友亦情人

http://iamwxy.com/亦师亦友亦情人.html


2020年10月3日

踏踏实实工作积累经验,这是“守正”;
在守正的基础上把握机会,这是“出奇”;
但是放弃积累,长期踩着钢丝赚玩命钱,常在河边站,哪有不湿鞋啊……


2020年10月1日

当人被很多琐事填满以后,一天很容易就这样过去了,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胡思乱想。

2020年9月

2020年9月29日

于嗟女兮,无与士耽。士之耽兮,犹可说也。女之耽兮,不可说也。


2020年9月27日

如果我跟你吵起来,我说一句然后你顶我一句,我再说一句,你再顶我一句,我再说一句,你就有点急了,这时候你就扭头走开。

无论和谁发生冲突,一般就是三到五句,到点能停下来就是高人。

因为已经到这种程度这事就说不清了,你不要再去争上下,你争上下势必就只能是互相拱火。情绪问题,它是属于一句话,大脑的一个区域兴奋,你再来一句,它还没下去呢,又接着一个区域兴奋,那整个嗡的一下,这人就疯了。

理论上是这么回事,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就不这样了,所以有了“性情”两个字。

与人争辩或者解释,
你来我往三句足矣,
再多就不是明白人。


2020年9月15日

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某些细节反感某些人,
但是想想,他(她)身上或许还有远超越这些细节的好品质,
所以,以好的出发点看待他人,
这个出发点于社会和谐,于自己的心境,
都没有坏处。

2020年7月

2020年7月14日

当一个行业里面守规矩的人,ta得到的回报是收入下滑,并且没有任何奖励,还会被其它同行嘲笑,那这个行业它就是一个恶性竞争,劣币驱逐良币,它其实就是一个有问题的行业。

曹导:我去当了几天外卖骑手,被气到嘲讽模式全开


与你若只如初见,何须感伤离别。

—— 许嵩 《如果当时》

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
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
骊山语罢清宵半,泪雨零铃终不怨。
何如薄幸锦衣郎,比翼连枝当日愿。

—— 纳兰容若 《木兰花·拟古决绝词柬友》

吾命则委于汝剑:[诗歌] 《木兰词·拟古决绝词柬友》


2020年7月3日

我知道
所有的努力未必一定有最好的结果


其实
妈妈也想过放弃
选择放弃 是很容易的
如果不服输
再坚持一下
我们就会给自己再多一次机会
成功的路上呢
只要有骨气
心愿早晚都会实现
加油


累过,但从未放弃
哭过,但从未泄气

用骨气直面挑战
凭骨气证明自己

致敬
每一个坚韧努力、挥洒汗水的你

2020年6月

2020年6月19日

如何理解“勃,三尺微命,一介书生”?

其实这句话之所以燃,是要看上下文的。最开始写景,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,已经到达极点,然后兴尽悲来,联想到自己的境遇,开始写情,一路铺陈排比,直到孟尝高洁,空余报国之情;阮籍猖狂,岂效穷途之哭,这个时候已经是痛哭无路,悲哀之至。接着,从绝望中奋起一句,勃,三尺微命,一介书生。勃是爆破音,读起来极有气势,恰如《北平无战事》中梁经纶声嘶力竭的怒吼。而不过脆弱的一介微命,论才能也不过一介无用书生,然而依旧胸怀天下,有着指点江山的气势。这一点,与正在学校读书的学生,尤其是热血青年,有着极大的共通之处,大家都不过三尺微命,大家都不过一介书生,却都又心怀天下,有着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豪情。这一句,正好是全篇的情感最高点,又恰好和语文课本的读者群学生有着极强的共鸣点。


这句话让我明白了,“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”的感觉,王勃,阮籍,嵇康,他们一个一个都令人心碎敬仰。“勃,三尺微命,一介书生。”这句话第一次读,甚至背会都没什么感想,直到今天,突然看到,潸然泪下,不知道怎么描述这种心情,就是感动,感叹。


说自己身世悲哀,渺小。但你能毫不顾忌在自己的文章中写出来,就是一种带着骄傲似谦虚。

2020年6月14日

这确实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。
它好就好在为国家,为民族,
帮忙不添乱,切实不表面,披肝沥胆,绝无虚妄之言。
古人说:言为心声。
哲人说:有比较才能鉴别。
听一听,比一比,高下文野,
好坏优劣,不言而喻。


有几个人不清楚呢?只是大家都知道怎么样说才不会有事,说真话是不受待见的。


世界上最简单明了的是什么?是真理,是真。但虚假、伪善和欺骗像尘埃一样挡着人类的视线,被吸进人类的体内。而真,便越发地像未污染的新鲜空气似地被人们珍视。人们之所以生活的那么累,不就是应该的被不应该的取代了,很多简单明了的被莫名其妙的取代了。


这叫“投其所好”,“其”喜欢听什么,就编什么他听。谁会傻到偏要唱反调而导致“因言获罪”呢?

2020年6月1日

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,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。